1.《淮南子》卷1原道训诗解8后动达原贵时守柔

2.道德经十句最高境界

3."强大处上 柔弱处下"的意思

4.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体现哲学什么知识?我觉得是矛盾,但老师讲的是普遍联系

《淮南子》卷1原道训诗解8后动达原贵时守柔

兵强则灭-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淮南子》卷1 原道训 诗解 8 后动达原 贵时守柔

题文诗:

强 者以 胜 , 不若己者 ; 柔 者能 胜 , 出于己者 ,

力不可量 . 兵强则灭 , 木强则折 , 革固则裂 ,

齿坚于舌 , 而先之敝 . 故柔弱者 , 生之干也 ;

而坚强者 , 死之徒也 . 其 先唱者 , 穷之路也 ;

而 后动者 , 达之原也 . 何知其然 ? 凡人中寿 ,

七十岁而 , 取 舍指凑 , 日以月悔 , 以至于死 .

故蘧伯玉 , 年五十有 , 四十九非 . 先者难 知,

后者易攻 . 先者上高 , 后者攀之 ; 先者逾下 ,

后者蹶之 ; 先者隤陷 , 后者以谋 ; 先者败绩 ,

后者违之 . 由此观之 , 先者后之 , 弓矢质的 .

犹錞与刃 , 刃犯难而 , 錞无患 由, 托于后位 .

俗世庸民 , 之所公见 , 而贤 智 者 , 弗能避也 .

所谓后者 , 而非谓其 , 底滞不发 , 凝结不流 ,

贵周于数 , 而合于时 . 执道耦变 , 先亦制后 ,

后亦制先 . 是不失其 , 所以制人 , 人不能制 .

时之反侧 , 间不容息 , 先则太过 , 后则不逮 .

日回月周 , 时不与人 . 故圣人不 , 贵尺之璧 ,

重寸之阴 , 时 之 难得 , 而易失也 . 禹之趋时 ,

履遗弗取 , 冠挂弗顾 , 非争其先 , 争其得时 .

圣守清道 , 而抱雌节 , 因循应变 , 常后不先 .

柔弱以静 , 舒安以定 , 攻大磨坚 , 莫能与争 .

原文

强胜不若己者,至于若己者而同;柔胜出于己者,其力不可量。故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之敝。是故柔弱者,生之干也;而坚强者,死之徒也。先唱者,穷之路也;后动者,达之原也。

何以知其然也?凡人中寿七十岁,然而趋舍指凑,日以月悔也,以至于死。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何者?先者难为知,而后者易为攻也。先者上高,则后者攀之;先者逾下,则后者蹶之;先者隤陷,则后者以谋;先者败绩,则后者违之。由此观之,先者则后者之弓矢质的也。犹錞之与刃,刃犯难而錞无患者,何也?以其托于后位也。此俗世庸民之所公见也,而贤知者弗能避也。所谓后者,非谓其底滞而不发,凝结而不流,贵其周于数而合于时也。 ?

夫执道理以耦变,先亦制后,后亦制先。是何则?不失其所以制人,人不能制也。时之反侧,间不容息,先之则太过,后之则不逮。夫日回而月周,时不与人游。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禹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非争其先也,而争其得时也。是故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因循应变,常后而不先。柔弱以静,舒安以定,攻大磨坚,莫能与之争。

译文

以强力取胜,只能胜过力量不如自己的,碰到和自己一样刚强的就只能势均力敌了。而用柔术胜过力量大于自己的人,这种“柔力”才是无法计量的。所以逞强军队一定会遭灭亡,如同坚硬木材容易折断,坚固皮革容易开裂一样,坚实的牙齿就比柔软的舌头先坏落。所以说“柔弱”才是生存的支柱,而“坚强”是“死亡”的同义语;首先倡导,容易导致穷途末路,随后而动,才是通达的源泉。

?怎么知道这样呢?大凡人中等寿命是七十岁,可是人们对自己的追求取舍、所作所为,每天都在自我悔恨,以至到死都是这样。所以卫国蘧伯玉活了五十岁,觉得前四十九年都做得不对。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先行者难以做得明智,后继者则容易取得成效;先行者爬上高处,后继者则可以跟着攀登而上,先行者越过低处,后继者则可以跟着踩踏前进,先行者跌进陷阱,后继者则可以考虑避免陷阱,先行者遭受失败,后继者则可以免蹈覆辙。由此看来,先行者就是后继者射箭的箭靶,犹如那矛戟的柄套和锋刃,锋刃受损而柄套却安然无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是这柄套处在后面位置的缘故。这些现象、道理,世俗庸民都知道,可是那些“贤达”却就是不能避免这一“争先”。这里所说的“居后”,并不是指停滞不动、凝结不流,而是要求居后者言行符合道数、适宜时势。

?如果能符合事物变化的道理和形势,那么先行者可以制驭后继者,后继者亦可以制驭先行者,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这样的人掌握着驾御人的东西,所以别人就无法驾御他。时间流逝快速短暂,快速短暂得呼吸间就引起变化,所以你如果争先便超越它太远,如果居后又难以赶上。日月不停地运转,时间不停地流逝而不迁就人。所以圣人不看重一尺长的玉璧而珍重一寸光阴,因为时机难得而易失。夏禹为追随时机,鞋子掉了也顾不上拾取,头巾挂落了也顾不上回头看,他并不是和谁在争先后,只是争得时机而已。所以圣人固守清纯之道柔弱之节,因循变化,处后而不争先,柔弱而清静,安定而舒逸,然后能攻克巨大的难关,没有人能同他抗争。

道德经十句最高境界

01、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0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0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04、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05、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0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07、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0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0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10、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道德经还是一篇非常经典的韵文,它的字字句句之间全是语言美的高度浓缩,堪比艺术品。

老子语言幽默风趣,道德经中文字妙趣横生,里面有大量丰富的故事,有时候会让你哈哈大笑,有时候也会感叹这世界万物,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乏味。

老子道德经十大名句如下: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译文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译文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译文满堂都是金玉,却无法永久的守藏。身处富贵而又骄纵无度,只能自取灾殃。

4、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译文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5、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译文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就能为道无忧)。

6、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

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译文大道永远顺应自然而无为,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

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译文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10、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译文最方正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强大处上 柔弱处下"的意思

意思是: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译文: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

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百度百科--道德经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体现哲学什么知识?我觉得是矛盾,但老师讲的是普遍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普遍性是指,联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联系的意义是揭示世界是一个整体。关于联系的普遍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意味着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不存在无条件的事物,在哲学上它主要批判基督神学认为世界存在第一因的观点。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意味着:任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不相同,都有其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形式: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第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只有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出正确解决某一特殊矛盾的特殊的意义。我也认为是普遍联系。你要先理解这句话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