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高三丈打一个生肖-日高三丈
1.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的介绍
2.李煜的 《浣溪沙》中红日已高三丈透的下一句是什么?
3.日高三丈放朝衙的上一句日高三丈放朝衙的上一句是什么
4.日上三竿的意思
5.翻译:帘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将花蕊嗅,……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的介绍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前期的作品,词中主要描写宫中声色豪奢、风情旖旎的奢华的生活场景。白天里举行的一场宫廷舞会,细致地刻画宫廷舞台富丽堂皇的布置,生动地写舞女们轻盈灵动的舞步和妩媚婉转的姿态。表现词人的得意心情,而客观效果却赤裸裸地暴露了南唐小朝庭的腐朽没落。
李煜的 《浣溪沙》中红日已高三丈透的下一句是什么?
红日已高三丈透,
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
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简析
彻夜不废的宫廷歌舞,很难想象有如此疯狂---
日高三丈了,舞兴却还正浓。兽形的炭料燃尽了,再一炉炉依次添加。红绵铺成了地衣,随舞步旋转起皱;舞点飞旋的佳人,已顾不得金钗从发髻滑落。酒无疑香醇上好,偏嫌它品味中下;唯恐污染了口鼻,便不时拈花来嗅。
这里的歌舞已够令人炫目,便殿的盛况更不难想像;且听阵阵箫鼓之音,那歌舞才入高潮!
日高三丈放朝衙的上一句日高三丈放朝衙的上一句是什么
日高三丈放朝衙的上一句:却羡升平好官府。
日高三丈放朝衙的上一句:却羡升平好官府。诗词名称:《刻漏·无疑莫诣君平肆》。本名:朱熹。别称:朱子、文公、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字号: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出生时间:1130年10月18日。去世时间:1200年4月23日。主要作品:《九曲棹歌》《春日》《题榴花》《观书有感》《泛舟》等。主要成就:儒学集大成者,宋代理学家。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日高三丈放朝衙”的详细介绍:
一、《刻漏·无疑莫诣君平肆》的全文点此查看《刻漏·无疑莫诣君平肆》的详细内容
无疑莫诣君平肆,任运休寻季主家。
谩设铜壶候尺咫,闲参玉表验分差。
不妨启处知时节,那更荣枯纪岁华。
却羡升平好官府,日高三丈放朝衙。
二、朱熹其他诗词
《泛舟》、《劝学诗》、《春日》、《观书有感》、《兰涧》。相同朝代的诗歌
《曹将军》、《下瞿塘》、《滕王阁》、《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题艾溪》、《废贡院为米廪过之值盘_》、《送客至灵谷》、《叹_词》、《题陈朝玉爱竹轩》、《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图》。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刻漏·无疑莫诣君平肆的详细信息
日上三竿的意思
意思:指的是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拼音:rì shàng sān gān
出处:《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
译文:永明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颜色是朱红带赤黄。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
近义词:日高三丈、日已三竿
反义词:半夜三更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日高三丈?[ rì gāo sān zhàng ]?
释义:犹日上三竿。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明·汤显祖《南柯记·录摄》:“日高三丈,还不见六房站班,可恶可恶!”
译文: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还没看风六房的人站班,真是可恶!
近义词:红日三竿、日上三竿
2、日已三竿?[ rì yǐ sān gān ]?
释义: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同“日上三竿”。
出处:明·王錂《春芜记·探遗》:“你看日已三竿,且到佛殿前探望一回何如?”
译文:你看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就到佛殿前探望一回怎么样?
近义词:日上三竿、日出三竿
翻译:帘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将花蕊嗅,……
李煜-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
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
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题解
这首词是李煜对自己帝王生活的生动刻画,真实地再现了酒醉歌迷、纵情声色的宫廷生活。整首词描写精细,情景逼真。
句解
红日已高三丈透
太阳高高升起,正透过薄薄的帷幕射进宫来。“一日之计在於晨”,对普通人来说,这是一天中最为宝贵的时刻。而此时的帝王家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是早朝方罢,还是晏睡刚醒?身为君主的李煜,早已经荒废了政事,此时不过是通宵达旦欢愉过后的片时小憩,只待精神恢复,便要接着继续享乐。这一句主要点出时间。“三丈”,即所谓“曰上三竿”,说明时间已经不早,快到正午时候了。写红曰,用一个“透”字,突出了阳光的强烈,下笔十分有力。
金炉次第添香兽
暮去朝来,炉中香料渐渐燃尽。宫中的侍女们开始逐次往这些金炉中添加香料。“金炉”,金属铸成的香炉;“香兽”是用炭末匀和香料,再做成兽形;“次第”两个字写添香,不仅体现出侍女们从容优雅的姿态,而且造成一种络绎不绝的场面,由此可以想见金炉数量之多。香料烧完,又得往香炉裹添加,可见时间延续得相当漫长。侍女们如此忙碌,到底是为了什麽呢?
红锦地衣随步皱
用红锦织成的地衣,被纷遝的脚步踩得都打起了皱。“地衣”是古时候铺在地上的纺织品,如同今天的地毯;这裹的地衣是用红锦织成的,益显其富贵气象。“随步皱”的“步”,有人理解为往来侍女的脚步,有人认为是舞女们的舞步。两种说法都可取。不过红锦在当时是相当贵重的,属於进贡物品,不会随处都铺设,只在宫廷的特殊场合作专门之用,比如在宫女歌舞的时候铺设,如此看来,“步”解释为舞步或许更为合理。
佳人舞点金钗溜
音乐或缓或急,而佳人随着音乐起舞,游刃有余。只见她时而紧促,时而舒展,时而旋转,真是千娇百媚,宛转搦娜。舞到沈酣尽兴的时候,她突然来了一个急速的旋转,发髻松散,以致头上的金钗竟然滑落下来。关於“舞点”,说法不一,有人认为“点”是节拍,“舞点”即是舞步的节拍;也有人将“舞点”解释为“舞透、舞彻”,即舞者进入高潮,舞得酣畅淋漓,忘乎所以,舞到了极致。描写佳人舞姿出众,而抓住“金钗溜”这样一个看似不完美的细节,所谓颊上三毫,艺术效果便更加鲜明灵动了。
酒恶时拈花蕊嗅
这一句写的是君王和嫔妃们欣赏歌舞时的情态。“酒恶”,指酒醉,也即“中酒”。酒醉中的人儿,不胜酒意,叫侍女摘来鲜花,时不时放在鼻前闻嗅,用鲜花的香气来消解酒意。“酒恶”是当时江南俗语,因此有人称这一句是“用乡人语也”。这种吸收口语入词的手法,在当时颇为普遍,它使得词这种诗体更加贴近生活,增加了词的生动意味。这一句历来被认为是描写入神的佳句。“拈”和“嗅”两个动词尤其具有戏剧意味,把一种尽情嬉戏却仍末满足的情态传神地表达了出来。
别殿遥闻箫鼓奏
这裹已是歌舞喧腾,此时又远远地听见别的宫殿传来箫鼓阵阵。可见这样的轻歌曼舞已经弥漫整个朝廷。歌舞升平,狂欢达旦,其繁华奢靡、及时行乐之状可想而知。
评解
这首词极力描绘宫中奢华的生活场景,将声色豪奢、风情旖旎的画面鲜明地层现在读者眼前。词中主要写白日里举行的一场宫廷舞会,细致地刻画宫廷舞台富丽堂皇的布置,生动地状写舞女们轻盈灵动的舞步和妩媚婉转的姿态。词中还记录下了佳人舞罢欢饮’醉后撒娇的情形。词中展现的是一系列有关联的画面,把它们串连起来,便宛如一轴宫廷舞会长卷。能把宫中生活写得如此传神,自然非身兼国君与词人两重身份的李煜莫属。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裹评价这首词说:“帝王文章,自有一般富贵气象。”说得很到位。
词的起首,从“红曰已高三丈透”领起,暗示这是一场通宵达旦的舞宴。这是外景。接下来镜头自然地转向宫廷内,“金炉次第添香兽”,这一句除了描绘宫廷的豪奢气派之外,还表现出舞会热闹喧哗的氛围。宫中倦寝晏起的生活可想而知。然后镜头再次转换,给了一个局部特写,“佳人舞点金钗溜”,这个特写突出了舞会的焦点,那技艺出众的舞女。“酒恶时拈花蕊嗅”,镜头又转向观看歌舞的观众,着重写皇宫贵族们欢娱畅饮的神态。词的收束“别殿遥闻箫鼓奏”,和起首两句相呼应,又回到了外景,而且镜头渐渐拉远。由结句我们可以想见宫廷中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南唐小朝廷太平时代的繁华气象和当时朝廷贵族们醉生梦的生活状况,可以从这首词中窥见一斑。后主这首词可以说是其奢华生活的实录,在描写上十分真实、贴切,“作者自写其得意,为穆天子之乐未央,适示人以荒宴无度”(俞陛
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只有后主这样的身份,才能表现此等天子之乐。至於内容上的“荒宴无度”,后人尽可以将其看作反面教材。
参考资料:
《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P19-23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