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拾遗-道不拾遗的意思解释
1.道不拾遗的意思
2.道不拾遗成语故事_成语“道不拾遗”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3.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出自哪里?
4.道不拾遗是何意·出自于哪?
道不拾遗的意思
道不拾遗的意思是:
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良好。
例句:
我们国民的素质还没有尽善尽美,我们的社会治安状况还没有达到“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
这里虽然贫穷,但人们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生活相安无事。
全国解放后,社会秩序大大好转,许多地方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古之先民,率直天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淳朴厚道,崇德尚品。
这位老臣身子不好,但他上不负朝廷,下不欺百姓,拖着病体卧治淮阳七年,将淮阳治理的“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道不拾遗成语故事_成语“道不拾遗”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道不拾遗成语故事_成语“道不拾遗”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释义
遗:指丢失的东西。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道路上有遗落的东西,却没有人拾为己有。
用法
形容人民生活富裕,社会风气淳朴。与“拾金不昧”近义。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战国策·秦策一》:“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诸侯畏惧。”
成语故事
秦孝公任用商鞅为重臣,听从他的建议,制定新法,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实行改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商鞅坚决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对国家有贡献,就应该予以奖励。他废除贵族世袭制度,按军功的大小分封不同的爵位等级。他鼓励耕织,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规定生产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由于商鞅积极推行变法,秦国的老百姓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军队纪律严明,士兵们都愿意去打仗。老百姓的生活逐渐富裕。社会秩序安定,民风也变得淳朴起来,人们晚上睡觉都不用关门窗,在路上丢了东西也不用担心被别人捡走。秦国一天天强大起来,各诸侯国都开始畏惧它的国力。
南门立木
商鞅变法时为了取信于民,就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金子。”但没人前来尝试。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这时人群中有一个人说:“我来试试。”他说完,真的扛起木头就走,一直走到北门。商鞅随即派人赏给此人五十两黄金,一分也没少。这件事立刻传开了,一下子轰动了秦国。
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出自哪里?
翻译: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拾别人丢的东西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为私利争斗,乡村、城镇社会秩序安定。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七十列传·商君列传》
节选: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於边城。其後民莫敢议令。
翻译: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拾别人丢的东西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为私利争斗,乡村、城镇社会秩序安定。当初说新法不方便的秦国百姓又有来说法令方便的,卫鞅说:“这都是扰乱教化的人”,于是把他们全部迁到边疆去。此后,百姓再没人敢议论新法了。
扩展资料《商君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在这篇列传里,主要记述了商鞅事秦变法革新、功过得失以及卒受恶名于秦的史实,倾注了太史公对其刻薄少恩所持的批评态度。
从章法结构上看,前有蓄势,后有照应,通篇以变法作骨。始言商鞅“好刑名法术之学”,为变法作了铺垫;继而“鞅欲变法”,导出革新与守旧的斗争;“卒定变法之令”,具体记载了新法的内容;“于是太子犯法”,刑黥太子师傅、以严法令;而终以“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材料取舍紧紧围绕变法之骨,使得骨坚而肉丰、血脉贯通而主题突出。
道不拾遗是何意·出自于哪?
“道不拾遗”形容民风淳厚,现在多用来形容社会风气和道德良好。
此典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下》: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齐景公患之。
春秋时代,鲁定公时,孔子曾在鲁国做过几任官。起初仅做了中都宰,后来升为大司寇(系掌理一国刑罚的官职)摄行鲁国宰相的职务。孔子在当时被认为是最有学问、最有道德的一个人,他在职不过三个月,鲁国的政治便得到了很大的改良;民间的风气,也有了极大的转变;连市上售卖猪羊肉的贩子,也自动地取消了讨价还价的恶习,全部统一了价格;路上行人都各自谨守秩序,毫不混乱。在路途上,如果遗失了贵重的物品,不必用严厉的法律制裁,老百姓也知道各自尊重自己的人格,不会据为己有。所以四方的游客都不必惊动到官府,自然就可以取回。这种大家严守纪律的廉洁风气,当时称为“道不拾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