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食周粟的典故是怎么来的,你怎么看待这种做法?

2.求“武王以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薇而食之。”的翻译

不食周粟的典故是怎么来的,你怎么看待这种做法?

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薇而食之-不食周粟

释义:粟,小米,泛指粮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形容气节高尚,誓死也不愿与非正义或非仁德的人 有瓜葛。

成语典故出自:《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薇 而食之。?

典故的由来:不食周粟讲的是伯夷和叔齐的故事。商代末年,位于今河北东部的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大的叫伯夷,小的叫叔齐。孤竹国君喜欢小儿子叔齐,临死前立下遗嘱。让叔齐接班。

孤竹国君死后,叔齐不愿意违背立长子为王的规矩,坚持要让位给哥哥。为了让弟弟安下心来做国君,伯夷偷偷 地离家出走了。哥哥出走后,叔齐也离开了王宫,四处寻找哥哥。两人团聚后,决定不再回孤竹国。

听说西伯昌(即周文王)比较尊老敬老,兄弟俩便一起投奔,并在那里定居下来。文王死后,武王继位。继位后的武王扩充兵 力,准备讨伐商纣。

当周朝的军队进军到今孟津地带时,伯夷叔齐瞅机会跑上去,扣马而谏,认为周武王此举不孝顺、不仁义 。武王的将士听后,非常生气,拔出剑来要杀他们,幸被姜太公制止。姜太公说:?这是两个讲道德的人。?并要求将士不要 为难他们。

武王伐纣成功,天下一统为周,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件可耻的事,两人决心不做周臣,不食周粟。兄弟两个离开周朝的统治区 ,到一个叫首阳山的地方隐居下来,靠集山上的薇菜充饥。

一位妇人看到他们后说:?你们不吃周朝的粮食,可你们现在摘的野菜也是周朝土地上生长的呀!?二人一听,心想,这天下的一草一木都是周朝的,决定绝食等死。

相传他们还作了一首《薇歌》,歌词是这样的:登彼西山兮,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不食周粟?便被用作坚守节操、志向高洁之典。后世对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赞不绝口,褒扬有加。孔子称其为古之贤人也?,赞其?不食周粟?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孟子则称伯夷叔齐为?圣之清者?,等等;吟咏伯夷叔齐事迹的诗词更是很多。虽然世人肯定了他们的节义仁德,但也说他们那有些愚顽的固执、甚至是愚忠。

我的看法:觉得他们是忠诚坚定,有气节、坚守节操的。

很多时候我们是站着现在历史环境看古代历史。这是很不正确的。现在我们看他们是愚忠的表现,其实他们在那时候是忠臣不仕二君的表现(或者做法我们觉得很愚纯罢了)。

在伯夷之后的历史中,像伯夷、叔齐这样的人物层出不穷。汉代光禄大夫龚胜因为不愿在篡位的王莽手下为官,于是回归故里。王莽强行邀请龚胜入朝为官,龚胜对门人说?我世受汉恩,怎么能一身事二姓??于是绝食十四天而死;写下?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的名作。思想家顾炎武在明亡后也同样隐居不仕,清朝强行邀请出山,顾炎武以死威胁,清朝只得作罢。类似的故事,没有写进史书的恐怕还有很多。

不管伯夷叔齐的故事是不是虚构,它都作为一种象征,沉潜成了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抉择。虽伯夷、叔齐也有一些愚蠢的地方。因此我们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他们身上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求“武王以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薇而食之。”的翻译

稍微带点意译:

周武王平定了殷商末世的乱局后,天下都以周朝为宗,但是伯夷、叔齐以这为耻辱,遵守民族大义不吃周朝出产的粮食(粟米),隐居在首阳山,薇(某种野菜)来吃。

很简单嘛